伊莉討論區

標題: [人類學 / 民族誌][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魏明毅] [打印本頁]

作者: gjo6ul4    時間: 2019-12-5 03:11 PM     標題: [人類學 / 民族誌][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魏明毅]

[attach]129702422[/attach]
【書本類型】:人類學、民族誌、報導文學
【書名】: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
【作者】:魏明毅
【ISBN】:9789869236447

【內容】:


這是一本關於跨國供應鏈肆虐、新自由主義浪潮席捲、港口男人勞動風雲、茶店女性作伴文化、生命陷落及底層困境的民族誌。書中的主角包括被大企業拋棄的碼頭裝卸工人、入不敷出的貨櫃車司機、慘澹營生的攤車小販、飽經風霜的茶店阿姨仔,以及不若當年風光的失格父親。若要凝視這些如深淵般的生命圖像,得讓我們跟隨著作者的目光,回望這座港口過往半世紀的「發展」軌跡。


【讀後感想】:

這是一本讀起來有點沉重的書。

作者原本是一名心理諮商師,進行諮商工作二十餘年,但深覺自己再怎麼努力,諮商室的大門總還是天天開啟,彷彿世上的苦痛不曾減少似的。後來作者暫時放下了手邊的工作,選擇了人類學研究所進修,希望自己可以對自己處理世上苦痛的能力有所提升。這本書就是在當時作者在進修時進行人類學田野調查時寫下來的。

作者在進行田野調查前發現,基隆是全臺灣自殺率最高的地區,於是她決定前往基隆做田野,想要去發覺箇中原因,並描繪出在這種生活情境下人們所身處的苦境。基隆曾經是全球貿易鏈中重要的一環,但隨著其它有著更低廉的營運成本的地區出現,基隆一夕之間就被排除在全球貿易鏈之外,碼頭民營化、政府規劃的觀光政策等讓當時曾為臺灣經濟有過貢獻的工人們,頓時手足無措;大量的工作機會消失、尷尬的年紀、經濟實力被抽離、被迫回到因曾經忙錄工作鮮少歸去的家、沒落的港口空間、就連平常想去釣魚的生活空間都被政府規劃成禁止垂釣的觀光景點...。

我覺得作者的觀察很細膩,把碼頭工人的生活細節清楚地刻劃出來,而且還把他們生活中那種不得志的感受描繪得淋漓盡致。作者刻意用一種平淡的、沒有多餘的文飾的方式說這些碼頭工人的故事,突顯出了一種無奈感,整本書讀完會覺得很壓抑,感覺不到一絲生活的熱情,一切好像都不值得提起的樣子。

作者還觀察到了在工人中的文化是如何影響他們的生活,文化要求這些男性工人必須具備男子氣概、該具有如何的形像才像是一個真男人,作者從工人口中聽到了過去基隆港繁華的樣貌,那時的男人是如何過著他們「真男人」般的生活;對比今日,這些男人不再有能力去以任何方式展現文化所要求的男子氣概,這些工人覺得自己再也不是一個「能人」了。

我很配服作者的地方是,她竟然可以融入個別工人的生活中,去傾聽他們的故事、甚至內心難以向別人說出的話。我覺得那些有接觸到作者的工人應該會覺得很幸運,有人能聽他們說出心裡的話,因為在那種男子氣概的文化下,很少有可以訴說的對象,甚至對自己的家人有很多事也難以開口,更不用說有些工人有著因為曾經的景氣長時間不在家中與家人形成的隔閡。

我覺得這本書的封面設計和排版的部分也表現得不錯,封面給人的感覺跟書中內容所給人的感覺滿相似的,背景是淺淺灰灰一片,帶過一條淡藍色河流,近景是有著巨大吊桿與一些貨櫃的碼頭,遠方有幾筆勾勒的山脈,再遠方還有一座跨越這條河的大橋;在這幅景色的下方有一些在淺灰色中並不明顯的白色小人,有的聚在餐桌前吃飯、有的席地抽著菸、有的正在搬運貨品,好像是在描繪這些在碼頭的工人平時的工作情境。排版的部分,我覺得非常的乾淨明瞭,頁面中留白的空間滿大的、行距也偏寬,閱讀起來的感覺還滿舒適的。另外,頭尾的部分用了兩頁整面的深灰色當作閱讀的開始與結束,我覺得滿有巧思的,也有一種頭尾呼應的感覺。

這本書讓我看到了曾經在全球化的影響下風光起來,但也因為全球化失意的工人們的生活,他們的人生經歷了大起大落,對比曾經的得志,今日的落破顯得更加難堪。對跨國企業、政府、甚至在整個社會來說,他們只被認為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如果不是作者進入田野傾聽、記錄,這一切恐怕只會隨著時光流逝被遺忘掉。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www74.eyny.com/) Powered by Discuz!